【人文科大】探寻父辈的足迹
长这么大我还是第一次看见老爸的高中毕业证书。整整七十年过去了,证书竟完好如初,比我自己的大学和研究生毕业证书质量好过多少倍!
老爸于1949年广东解放前夕毕业于广州市第一中学,同年考入中山大学中文系。高中毕业之际,同窗好友们在他珍藏的1945年得到的小笔记本上留下了很多珍贵的词句。
感叹那时的中学生不仅国文功底扎实,还写得一手好字。也有一些同学(老爸说过,当时有不少越侨在广州读书)用英文留言。
处在中国社会大转变的历史紧要关头,热血青年的豪言壮语和处变不惊的文化传承历历在目。
从此,这些中学同学天各一方。老爸在中大四年,师从著名中国语言学大师王力先生。在大学期间经历了天翻地覆的社会大变革,曾跟着中大组织的土改工作队深入广州周边地区,参与农村土改宣教运动。前几天老爸还回忆说:进驻清远县时,他找机会悄悄去看望正在受难的我二姑妈一家,结果被人暗中打了小报告,受到工作队领导的严厉批评和警告。
毕业以后,老爸被分配在北京中科院语言研究所,后因成立了中科院民族研究所,又被调入民族所语言室,参与了五十年代初国家民委领导的民族大调查工作,任海南工作队里的小组长。在海南工作期间,即要从事民族历史,语言和现状的专业调查,还要响应政府号召,在当地黎族苗族村寨开展扫盲教育。那时中国全面学习苏联经验,科研人员要学俄语,就连黎语扫盲课本里的注音都得用俄语字母。
当年风华正茂,多才多艺的老爸在海南遇见了刚从中央民族学院毕业就直接派到组里参加民族大调查的老妈。二人在海南因工作而相识相恋并组建了小小的家庭。1959年5月,完成了海南民族大调查工作的老爸老妈带着刚满月的我,渡过惊涛骇浪的琼州海峡,一路北上回到北京。从此他们在一个单位工作,长期奔走在海南岛和西南民族地区。七十年代中,老爸甚至两次徒步进入西藏林芝和墨脱地区。直至相继退休,共同走过了六十多年的风风雨雨。
父母辈的一生历尽艰辛,他们被大大小小的政治运动所裹挟,被上有老下有小的沉重负担所压迫,但他们总是咬牙硬挺过去。一旦社会步入正轨,他们立刻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专业领域。默默奉献,不计报酬,任劳任怨,埋头耕耘,坚韧不拔,甘为人梯是他们这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普遍美德。我自叹弗如!
后来某电视台的一个编导找上门来,想获得老爸同意将这个一分钟小小说改编成影视作品。老爸自然没说的。只是后来北京发生了一些政治变故,这事也就没有下文了。
时间一晃又过去三十年,老爸老妈也已经入住燕达老年中心整整两年了。老妈基本上彻底放松,在老年大学里学做手工绢花,听讲座,自得其乐。而今夏将年满九十的老爸则仍然笔耕不辍,著书立说,提携后辈,继续保持对科幻的兴趣。他曾告诉我说:五十年代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时他就想过:应该可以发射一颗能与地球旋转速度一致的卫星,这样就能定点给地球拍照。结果还真让他说中了。他还说:既然现在有那么多遥控制导武器,根本用不着美国那种爱国者反导弹系统。应该开发一个快速破译敌方发射密码,用黑客手段反遥控的方法,直接让敌方发射的导弹在空中掉头,打回到敌方发射场上。这还真说不定有可能呢。
我是越来越相信自己在许多方面都继承了老爸的遗传。遗憾的是没有继承他那种踏踏实实,契而不舍的工作精神。这也许就是老天的安排吧。
【作者简介】欧阳兵,生于海南岛,祖籍广东从化,长于北京。1976年从北京景山学校毕业后在北京平谷县熊耳寨乡插队。1978年考入中国科技大学地球和空间科学系大气物理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85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所获天气动力学硕士学位;1990年在中科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获生态学博士学位。1991-1996 在中科院大气物理所LASG 国家重点实验室工作。1996-2006 先后在美国Connecticut 大学和加拿大McGill 大学工作。
2006年至今,彻底告别科研领域,转而追寻自己儿时的梦想,成为一个奔驰在北美大地上的高速公路牛仔。
编辑:陈颍8714
【人文科大】童年
【情系科大】岁月淌不尽的希望
【情系科大】怀念大学同窗震华
【情系科大】宁夏支教小记